骨折护具佩戴时间一般在 4 到 12 周。
骨折后佩戴护具是为了给骨折部位提供稳定的支撑环境。骨折发生后,骨骼的连续性被破坏,需要一定时间来重新生长愈合。护具能限制骨折部位的活动,减少因肢体活动对骨折断端造成的不良影响,比如避免断端移位,为骨骼的修复创造有利条件。同时,它还能起到保护作用,防止外界因素对受伤部位的二次伤害。
不同部位的骨折以及骨折的严重程度会影响护具的佩戴时长。像手腕、手指等部位的轻微骨折,由于这些部位血运相对丰富,愈合能力较强,在骨折复位良好的情况下,佩戴护具 4 到 6 周左右,骨折处通常能初步愈合,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拆除护具进行适当康复训练。而对于一些下肢承重部位,如股骨、胫骨等发生骨折,由于这些部位在日常活动中承受较大压力,愈合时间相对较长,一般需要佩戴护具 8 到 12 周,甚至更久,以确保骨折完全愈合,能承受正常的身体重量和活动。
在佩戴护具期间,要保持护具的清洁,避免局部皮肤因长时间接触护具而出现压疮、过敏等情况。同时,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复查,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骨折愈合的进度,以便确定是否可以拆除护具。拆除护具后,也不能立刻进行剧烈运动,需循序渐进地开展康复锻炼,促进肢体功能恢复。始终要遵循医生的建议,保障骨折顺利康复。